聯系我們
地址: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乾州辦事處新城花園承康閣2單元303室
電話:0743-8518785
手機:15174369819(微信同號)
QQ:2103088770
郵件:2103088770@qq.com
網站:http://www.gzmzxw.cn
電話:0743-8518785
手機:15174369819(微信同號)
QQ:2103088770
郵件:2103088770@qq.com
網站:http://www.gzmzxw.cn
無知就是快樂
《風月俏佳人》一場,男人(理查?吉爾)躺在女人(茱莉亞?羅伯茨)懷中洗澡。
此刻,男人說起,他曾“花了1萬美元進行心理治療”。
治療結果是,他終于可以表達出對自己父親的憤怒了。
憤怒一旦爆發就不可遏制,他把父親的公司吞并了,賤賣了。
心理治療師聽說他懲罰父親后,居然告訴他,“你治好了。”
心理治療自然停止了,然后,他找到了女人。
女人是個妓女,告訴他——我身長88寸,而這88寸的“治療”只要3000美元。
潛臺詞就是——這比你那10000美元的心理治療超值很多。
一個男人如果能夠對父親表示憤怒了,我們就可以說他開始成年了,開始進入青春期了。
在青春期,他要能夠完成諸多心理發展任務,其中主要的三個就是:
1)能夠和他人(尤其是男人)保持既競爭又友好的關系;
2)能夠承認性欲并享受性欲,形成穩定的性別身份認同;
3)能夠從對父母的依賴轉向對社群、對自身的依靠。
此人的心理治療師僅僅把對方帶到了本來青春期門口,治療就結束了。
這不禁讓人懷疑,治療師是不是自己也沒有邁過那條青春的坎——那條叫做“原諒”的坎。
《風月俏佳人》中這個中產男人是心理治療的典型來訪者代表。
一般來說,如果他來做心理治療,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依次觸及到以下二十四個主題:
1)有錢有名譽有地位卻覺得空虛;
2)發現空虛是因為找不到自我價值所在;
3)發現拼命賺錢是因為內化了一個功利主義的自我價值觀——“你只有成功,別人才會愛你尊重你。”,而自己對這種價值觀是不認同的;
4)這種價值觀來自父母,開始承認自己對父母的憤怒,卻無法表達;
5)期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卻得不到,尤其是希望得到父母無條件、理想化的愛——“無論你成功還是失敗,富有還是貧窮,在我眼中,你都是生命中珍貴的禮物,都是值得我珍惜的。”
6)在生活中到處尋找這種“無條件、理想化的愛人”卻找不到;
7)開始能夠接受一個真實的,有缺陷的自己和他人,同時能夠保有自尊,開始對自己進行非功利主義的肯定——“無論我貧富,我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”;
8)希望父母能夠夫妻和睦卻得不到,自己介入父母關系,從小到大在做家里面的“家庭協調員”;
9)不斷想要控制爸爸媽媽、控制老婆孩子、控制員工老板、控制股市樓市,卻持續發現自己很難控制這一切;
10)總是對“別人的女人”充滿了性幻想,但是任何“別人的女人”如果成了自己的女人,就立刻失去了性欲;
11)嫉妒,無法忍受祝福他人的成功,尤其是比自己成功,嫉妒成為了比偉哥更加有效的催情劑;
12)無法走進他人的內心,也無法讓他人進入自己內心,突然發現自己在人群的包圍中,在人人羨慕的光環下,卻是如此孤獨寂寞;
13)“我為什么要活著?我為什么不自殺?我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?究竟什么是幸福?什么是理想的夫妻生活?……”
14)開始對自己越來越好奇,越來越感興趣,尤其是自己的夢:
15)體驗到對治療師和其他人的愛恨交織的感情,并且能夠忍受這種愛恨交織;
16)發現自己夢中生活和白日生活其實也不是截然不同的,往往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;
17)要對孩子進行性心理和死亡教育,卻不知道如何開口;
18)“死亡究竟是什么?我如何面對自己的死?我如何面對父母的死?要是突然出意外,太太死了孩子死了我怎么辦?……”
19)原諒父母,原諒朋友,原諒同學,原諒妻兒,原諒批評自己的變態高中老師和變態的高考制度……原諒自己和一切不可原諒之事;
20)悲哀,一切都過去了……
21)珍惜自己,珍惜妻子,珍惜孩子,珍惜父母、珍惜兄弟姐妹和酒肉朋友,熱愛國家和人民,開始做更多的慈善而不圖名了;
22)尋找到一種信仰體系,如重拾共產主義信仰,覺得生命有意義了;
23)心理治療中無話可說說什么?
24)結束。
所以,對一個系統的心理治療來說,男人和他的治療師大概完成了四分之一左右。
最近幾十年,幾乎很少有人能夠有人完成這么系統的治療了。
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:
第一,心理治療從業者素質下降。
第二,中產階層的生活品質下降。
這兩點都是和時代精神有關的。
第三,也是一個根本的原因,讓人們抗拒排斥心理治療,尤其是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。
因為這種方法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——“真理讓你解脫!”
據說如果你能夠接觸到人生的真相,你就會接受真相,從而按照弗洛伊德說的,你的生命會從一場場你不知道為什么不斷上演的悲劇,變成你明白了這些悲劇的根源后不時涌現的不快樂。
但是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。
其實我們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候不希望也不喜歡接觸人生的真相。
即便我們有一些真相是我們愿意接受的,這也是因為它們符合我們從小到大對生命的假設。
美國心理學家Albarracín和Hart等,對91項涉及近8000人的研究進行了總結,發現67%的人在面對信息的時候,都會選擇支持他們原有觀點的信息,而只有33%的人會考慮不支持他們原有觀點的信息。
尤其是遇到政治、宗教、倫理方面的觀點時,人們對新觀點的抵抗更大。
如果讓我們回到《黑客帝國》的世界中,我們中間會有多少人愿意做出尼奧(Neo)那樣的選擇?
——放棄舒適、優越的“母體”內的幻覺生活,而去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原中,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奮斗流血呢?
根據這個研究,尼奧如果告訴母體中的人,“你們只不過是機器人的人體電池,你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過是些數碼訊號!”
67%的人會根本不考慮他這種說法,33%的人會有興趣聽下去。
而有興趣聽完的會有多少?聽完后會有興趣跟著他上路的又有多少?
《黑客帝國》有個叛徒叫做里根(Reagan),此人兩相比較,最終決定還是要回到“母體”(Matrix)中去,投身于那紅塵三千的幻想中去。
他說,“Ignorance is bliss”。
的確如此,無明即樂,無明乃福,無知就是快樂,無知是一種福佑。
愿上蒼保佑我等工人農民,婦女兒童,小資產階級,離婚的做官的,虛心實腹,志弱骨強,無知無欲,不爭不盜,則天下大治萬民和順,心理治療無所用也。
李孟潮
免責聲明:圖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:QQ:2103088770
上一篇:青春期孩子的變化與家長技術
下一篇:通向青春期孩子心靈的捷徑
文章評論
發表評論:(匿名發表無需登錄,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表。) 登錄狀態:
未登錄,點擊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