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tv-国产视频成人-亚洲天堂一级片-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

 吉首草根知音心理咨詢有限公司

預約電話

15174369819

聯系我們
地址: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乾州辦事處新城花園承康閣2單元303室
電話:0743-8518785
手機:15174369819(微信同號)
QQ:2103088770
郵件:2103088770@qq.com
網站:http://www.gzmzxw.cn

被害焦慮:攻擊與憤怒的投射

發表時間:2017/04/21 00:00:00  瀏覽次數:1934  
字體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女兒很愛看《今日說法》,只要周末的中午有空,必然在午飯后準時坐到電視機前等著。4月份的某一天我剛好能陪她一起看,講的是一例富商買兇殺人的案件。
案件過程其實挺簡單的,但涉及的人物不少,先簡單介紹一下:
某市首富A,是一位礦主,與另一位礦主B,雖然是從小一起長大的,但自從都開始從事開礦的生意之后,就因資源上的爭搶陸續發生沖突,也到了群毆、械斗,及用炸藥往對方屋頂上扔的程度。
在他們沖突的這幾年之間,有另一位小礦主C,因與A的矛盾,在A的車下裝了炸藥,A及時發現,避免了受傷,但A認為此事是B做的,并在破案之后、C已經被逮捕之后,仍然堅定地這么認為。
有一天,當一個閑散人員D向A說B會對他有所不利時,A就決定要先下手為強。他對D說,一定要搞死B。
D找到無業青年E,準備一起完成這件事,與E商定,把B騙出來后,由E將裝有炸藥的包放到B旁邊,快速離開后,由D來引爆炸藥??僧擠看到E抱著裝有炸藥的包跑到了B身旁時,突然想到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就立即引爆了炸藥。B與E當場死亡,另有附近的幾人受傷。
破案的過程幾經周折,最后,終于把逃竄在外的A、D及相關人員抓獲了。
節目中,有幾段采訪當事人的過程,其中有一種感覺,引起了我的注意:
B的家人,有哥哥、父母等,在回憶案件及相關的事情時,對于事件的過程、自己當時的想法和做法等,都表達得比較清晰,也會有反思當時的想法以及現在的想法;而A和他的母親,說的話總是讓人感覺有點堵得慌。
我仔細體會了一下這種“堵得慌”,啊,原來是這樣的:
記者問A的媽媽對于兒子買兇殺人這件事,以及之前與B的各種爭執沖突時的看法,A的媽媽只是重復這樣一句話:“他很忠厚的,他是很忠厚的……”只反復說這一句話,拄著拐杖走來走去,也不對著記者說話,也沒有更多地表達。
而A自己的表達也有類似的特點:“他(指B)就是一直要搞死我,那件事(指C在他車下裝炸藥的事)就是他做的,他就是要搞死我,我當然要先下手為強嘍,人都是這樣的嘛……”他雖然能與記者對視,但在語氣上你卻沒有感覺到他在回答記者的問題,你也感覺不到他有所思考。
這個案子讓我想到了處于“偏執—分裂心位”的人,常常呈現出的一種典型的表現,那就是“被害焦慮”。
處在這樣一種心理狀態的人,總感覺外面的世界是很危險的,隨時隨地都可能有什么人要來害他,自己總是處在一種不安全的狀態中。通常,這些危險的來源總會指向一個固定的人,就是這個人總想害他,就是這個人,是天下最壞的人,沒有一點好處,完全是壞的。
同時,他內心的好感覺,也總是指向另一個某人,這個人沒有缺點,是全天下最好的,是對他最好的。
“偏執—分裂心位”是由克萊茵提出的關于一種心理狀態的描述。
當一個嬰兒感覺“好”時,他會覺得當時的媽媽和自己都是“好”的;當他感覺“壞”時,他就會覺得當時的媽媽和自己都是“壞”的?!昂脣寢尅睈圩约翰⒈Wo自己,自己也愛她;“壞媽媽”用惡毒的方法讓自己難受,就像個巫婆一樣,自己想摧毀她。為了在摧毀巫婆般“壞媽媽”的時候,不會波及到“好媽媽”以及她保護的自己,就必須讓這好壞的兩方分隔得遠遠的。于是,在嬰兒的幻想世界里,這好壞兩方完全是兩個人,一個好得極端,一個壞得極端。
如果媽媽在孩子感覺不好的時候接近他,媽媽就會被感覺成是那個“壞媽媽”——就是這個壞媽媽,剛才喂了我有毒的奶水,導致我現在肚子疼!這份憤怒和攻擊如此強烈,以致于孩子不能自己消化這些感受,所以只能投射到外面,投射到了媽媽身上:因為她要害我,所以我才對她憤怒。
當孩子能夠逐漸接受媽媽是有好有壞的時候,他心目中的媽媽形象也就能整合成為一個人,于是孩子的心理狀態會進入更加健康些的“抑郁心位”,那是一種接受了自己和他人都是同時有好有壞的,對他人與對自己都既有愛又有恨的心理狀態。
克萊茵認為,這兩個心理狀態在人的一生中會反復體驗,即便已經整合得很好了,在經歷了重大打擊時,仍然有可能退回到“偏執—分裂心位”,將憤怒與攻擊投射到外面,以保護內心世界的安定。
在上面的那個例子中,我們能看到A母子兩人在表達上如此相似的地方,也許我們可以做一個推測:
媽媽呈現的狀態,是不能面對這些負性的事件,她并不對事件的細節進行思考、推測、反駁,也不能明白地表述她的觀點,她只是堅定地重復著一個信念,那就是:我的兒子是很忠厚的。這樣看起來,媽媽本身就呈現了一種不能面對不好的事情的狀態,她當然也就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憤怒和攻擊,同時也呈現出她不能接受兒子身上有負性的部分,她只能接受那個“忠厚”的兒子。
那么,在她養育她兒子的過程中,當她的兒子內心有了憤怒和攻擊,并且投射在她或其他人身上時,她會如何回應呢?她會不會回避?她會不會堅定地說著某些道理或信念?她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嗎?她能幫助她的孩子識別那些混亂的、淹沒性的感受嗎?她能示范一個能夠處理混亂感受的榜樣嗎?比如:“寶貝兒,你感覺很憤怒,是因為媽媽沒有滿足你的要求?!被颉皩氊悆?,媽媽剛才那樣說,你感到很傷心?!币约啊皩氊悆?,沒關系,來,媽媽抱抱?!薄?/span>
她兒子呢?他又有何感受?當他感覺到媽媽只能認可自己“忠厚”的這一面時,他的感覺又是如何?他自己其他那些面向怎么辦?那些憤怒、委屈、不滿、悲傷……這些負性的面向,要往哪里放呢?哪里才是這些負性情感的容身之處呢?
于是,大家能看到,A長大成人了,也是一樣的對待事情的方式,不管你說什么,別人說什么,他只認他那一套,只有他的想法是對的。同時,他毫不留情地摧毀了那個壞客體,也就是B,那個他認為一直要害他的人。
我們還可以想象一下,當你跟這樣一個人在對話、互動,或是一起做事時,你會有什么感覺?
我想啊,你可能很容易就會憤怒,這人,怎么說啥都沒用呢?好像我的話都像沒說過一樣?死腦筋、鉆牛角尖……你很容易憤怒,你真的憤怒了,做了什么,然后,他就驗證了他的“被害焦慮”:你看吧,這人還是信不過吧,我對他那么好,他還是要害我!
人,活在這世上,一定碰到各種困難,也一定會產生各種負性情感,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“好”,他內心那些“壞”,就會被壓抑到無意識的黑暗世界,變成脫僵的野馬,在失控的情況下,到處亂撞,當他遭受一些打擊性事件時,就再也無法控制那些沖動,從而很容易演變成惡性事件。
養育提示:
請接納你自己以及你的孩子的全部,包括好的與壞的、積極的與消極的、正性的與負性的、善良的與惡毒的、美好的與丑陋的……因為一個活生生的人,必然會有這些。
如果孩子在與媽媽的關系中能夠感受到,這些混亂的情感都是可以言說并理解的,他才有可能逐漸地發展出應對這些混亂情感的能力,他才可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,他的行為也才可能更加符合社會的規范。
對任何負性情感,不要回避,只要面對、表達、討論。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免責聲明:圖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:QQ:2103088770

文章評論
發表評論:(匿名發表無需登錄,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表。) 登錄狀態: 未登錄,點擊登錄

Copyright 2017www.gzmzxw.cn;Copyright 2017www.0743psy.cn;Copyright 2014www.caogenzhiyinxinlizixun.com

備案號:湘ICP備2021015093號-1 版權所有 吉首草根知音心理咨詢有限公司


公司地址:吉首市乾州辦事處新城花園2單元303室   聯系電話:15174369819  電子郵件:2103088770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