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我們
地址: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乾州辦事處新城花園承康閣2單元303室
電話:0743-8518785
手機:15174369819(微信同號)
QQ:2103088770
郵件:2103088770@qq.com
網站:http://www.gzmzxw.cn
電話:0743-8518785
手機:15174369819(微信同號)
QQ:2103088770
郵件:2103088770@qq.com
網站:http://www.gzmzxw.cn
指甲、鏡子與建構
80年代末期,當德國人開始進入中國心理治療學界,向大家演示德國人的心理治療技術時,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西蒙對一名病了許久,由家人陪同照顧的女孩說,好哇,您真是病得好哇!您應該繼續病下去!在座的一些老專家大吃一驚,他們急忙確認,德國專家是否在一個嚴肅的場合開了一個不嚴肅的玩笑,或者,德國人根本就是昏了頭或時差沒調過來。而德國人很認真地說,我沒開玩笑,我就是這個意思!這個回答讓在座的很多中國醫生很懵很受傷。
長期以來,我們接受的理念-“治病救人,救死扶傷”在這里遭到了“建構”(construction),原來,疾病還可以用鼓勵加重和維持的方式獲得治愈的!
埃里克森是心理治療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,他年輕時曾患嚴重的小兒麻痹癥,有一段時間雙下肢毫無感覺,也許這是他對幫助他人充滿熱情的重要動機來源。埃里克森寫了不少有關青少年的心理治療理論,對催眠治療的實踐作出了重要的貢獻,雖然他寫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論,但看他的治療記錄卻顯示不出明顯的理論套路,他的一個經典案例可作為用鼓勵生病獲得療效的極好注解。
嗤,嗤,嗤: 一個15歲的女孩總是舔她的大拇指。她父母打電話給我,一直在哭泣。他們說這個孩子整天舔拇指,這讓他們非常生氣。她在學校巴士上舔拇指,巴士司機也很氣憤。其他的孩子也是。老師也抱怨她舔拇指。他們已經告訴她,準備帶她來看我。
女孩進入我的辦公室,很大聲地舔拇指,像挑戰一樣。她的父母在另一個房間,所以聽不到我和她的談話。
“……我會讓你的父母保證不再評論你舔拇指的事。他們不會再因此說你。所以,你上一個鬧鐘。今晚,晚餐以后,你坐在你爸爸旁邊,舔二十分鐘的拇指,發出嗤嗤的聲音,讓你的母親洗盤子,她非常守規矩。她喜歡做縫紉。洗完盤子以后,她總會坐下來縫紉。你在你爸爸旁邊呆了二十分鐘以后,再到你媽媽旁邊去坐著??粗?,舔你的拇指——嗤,嗤,嗤。
我讓你的父母都保證不評論你舔拇指。這樣你就可以享受他們的痛苦了。而且他們什么都不能做。
至于巴士司機——你一天只能見兩次。你每天都會看見學校的同學。你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不會看到巴士司機和學校同學。所以你向周圍擴散就是了?,F在,學生不喜歡那些特殊的男孩和女孩,所以使用你的舔拇指。每一次同學看見你的時候,你把你的拇指放到你的嘴里。并且嗤嗤的走開。
每個學生都會不喜歡某個老師?,F在不要再向其他的老師做無用的擴散。每一次你看見那個老師的時候,你把你的拇指放到嘴里,并且嗤嗤的走開?!?/span>
不到一個月,她發現還有其它的事可以做。我讓她的舔拇指變成了強制性的,而她不愿意被強制做任何事。
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?為什么當我們的知識被顛覆,或者說被重新建構了(construction)卻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?
什么是“我們的知識”?所有來的人有病,他們是病人,他們的癥狀需要被消除掉。建構后的知識為:來的人不一定有病,癥狀代表某種溝通的方式……。
建構主義為后現代的重要理論,它強調對交互關系過程的理解。后現代家庭治療師Harlene Anderson說:理解的過程就是把我們在他人水平上沁潤的過程(the process of immersing ourselves in the other’s horizon, Anderson, 1997, p39)。建構理論對“知識”和“ 語言”進行再建構:所謂“知識”不是科學知識,也不是客觀真理,而是社會知識和與個體經歷相關的“局部知識”(local knowledge);語言也并非我們想象的那般能夠反應我們的內心,維特根斯坦甚至決絕地說“語言永遠無法完全詮釋我們的內心”。我曾與Harlene 交流,人們是否具備了精神病樣的特點-總是質疑、總是允許思維飄逸、總是不那么抽象-才能獲得后現代的真諦?她笑了,說,建構主義用于心理治療正是從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家庭開始的。
對于精神病的癥狀,家庭不同的成員有著不同的“建構”,有時,你會驚奇“病人”癥狀精巧的象征意義,會從“病人”那兒獲得很多“知識”。
埃里克森的時代還沒有建構的概念,但埃里克森的臨床實踐顯示,他就是一個后現代派的治療師,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建構主義者。一名母親找到埃里克森,說她17歲的兒子臉上瘋長粉刺,問埃里克森是否能夠治療,埃里克森說你兒子不需要來我這兒,你和你兒子去旅行,條件就是不帶鏡子,去一個沒有鏡子的地方。這位母親帶兒子去旅行,回來后說她兒子臉上的粉刺消失了。一般人都認為是青春期的激素催長了粉刺,而埃里克森對粉刺加以“建構”――是鏡子、或者說是鏡子中的影象導致了粉刺的生生不息,所以去掉鏡子,就去掉了粉刺!
中國武功的最高境界為無門無派、無招無式。很多心理治療的初學者容易問,您用了什么技術?或特別關注老師的理論學派并拼死捍衛之。
蘇曉波曾寫過一篇文章“成為病人”,他意識到治療師的權威情結,建議我們要舍得放棄這個“權威形象”,“成為病人”就是要使我們能走入到來訪者的內心,我們放棄了理論、放棄了心中的大師時,甚至連這種“成為病人”的情結也要放棄的時候,也許我們才能夠和來訪者一起構建一種屬于雙方的新的健康的歷史。
免責聲明:圖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:QQ:2103088770
上一篇:人際關系中的隱形攻擊
下一篇:如何建立安全感
文章評論
發表評論:(匿名發表無需登錄,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表。) 登錄狀態:
未登錄,點擊登錄